用户 | 找小说

统一与分裂:中国历史的启示(出书版)吐蕃,明朝 TXT下载 在线下载

时间:2017-07-27 05:20 /铁血小说 / 编辑:卫风
主人公叫吐蕃,明朝的小说是《统一与分裂:中国历史的启示(出书版)》,它的作者是葛剑雄创作的争霸流、群穿、军事类小说,书中主要讲述了:三 分裂政权的贡献 1.小国的自立自强 2.移民与开发的导向 3.戌卒、流民、移冠 4.从供天下到供...

统一与分裂:中国历史的启示(出书版)

核心角色:明朝吐蕃

更新时间:2017-09-21 01:21

小说频道:男频

《统一与分裂:中国历史的启示(出书版)》在线阅读

《统一与分裂:中国历史的启示(出书版)》第3部分

三 分裂政权的贡献

1.小国的自立自强

2.移民与开发的导向

3.戌卒、流民、

4.从供天下到供本国

5.华夏正音重返中原

6.征者被征

世岂止出英雄

1.飞将军恨终

2.百家争鸣与万马齐喑

3.世的魅

结语

作者序

时读《三国演义》,对第一回的一段话“天下大,分久必久必分”印象极。待读到最一回《降孙皓三国归一统》时,觉得真如作者所说,东汉久必分,三国分久必;对此话也就更加佩了。

学了一点历史,却对此话渐渐产生了疑问:从秦朝到清朝这二千年间,虽然确实时分时,但未必都是分的循环:至于分了多久才能了多久又要分,就更难说了。至受业于季龙(谭其骧)师,开始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时,才到要说清此话的实际义实在很不简单。不仅如此,对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,就连学术界还没有作出令人信的解释。不少期被视为定论的话,其实并不符基本的史实,或者不能正确地解释中国的历史。

这就使我萌发了在这方面作些研究的念头。到了一九八八年,吉林育出版社约我为《中国政治文化丛书》写稿,于是就将这几年来的想法写了《普天之下——统一分裂和中国政治》一书。以又在报刊上写了几篇文章,说了一些书中没有涉及或没有说清的话。

《普天之下》问世,居然颇受读者注意,过誉者有之,讨论者有之,批评者有之,索书者有之,以为言犹未尽而要我再写下去者也有之。其中不乏台湾、港的朋友。其令我式栋的是,河南一位任先生两次寄来了一二十万字的意见和文章,港中文大学的诸位同学因一时买不到此书而全本复印。我想,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这个题目本的重要。统一分裂与我们国家的关系,无论说的是过去、现在还是将来,岂能不令国人重视和关心?

《普天之下》为了要纳入“政治文化丛书”,不得不写了一些与政治有关的内容,其实这不是我的专业,更非所,免不了会说外行话。现在利用《中华文库》提供的机会,写成这一专讲历史的小书。本书的基本观点与一本并无二致,只是在内容方面作了补充,并尽量纠正已发现的错误。

对这样的改写,关心现实的读者或许会到失望;但如果他们能耐心地看完这本小册子,相信对认识现实还是不无益处,现实毕竟是历史的继续。

1991年10月15将晓时于复旦大学寓所

引言

在世界历史上,中国并不是最古老的国家;在今天的世界上,中国也不是领土最大的国家;但是中国却在世界史上拥用独一无二的地位。

翻开世界史,我们可以发现,埃及人在公元四千多年就有了历法,这时中国正是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、河姆渡文化时期。苏美尔人在公元3500年有了楔形文字的雏形,埃及人在此时有了最初的图形文字,并在公元3200年左右开始了第一王朝,腓尼基人在公元3200年形成了城邦,第一乌尔王朝于公元三千年在发拉底河入海处出现,基什王于公元2870年裁定两河流域两邦间的疆界争执并树界石,埃及的第三王朝(公元2780-2680年)开始建造金字塔。而中国传说中的黄帝时代,一般认为存在于公元2550年千硕。我们平时所说的“五千年的文明史”,也是指从黄帝时代以来这一历史时期的一个约数,并不是正好有五千年。

但是在今天的世界地图上,早已找不到苏美尔人、腓尼基人、基什人的国家,也不会发现第一乌尔王朝的的踪影。埃及作为国家的名字虽然还存在,但早已不是当年的主人了。从公元1680年开始,西克索人、利比亚人、库施人、亚述人、马其顿人、罗马人、阿拉伯人、土耳其人先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,原来的埃及人早已消失在众多的外来人中,就连从公元3000年起就期使用的埃及语也早成了消亡的语言。其他文明古国,如巴比、印度、罗马等无不如此。而中国至迟在商代(商代以的夏代的传说是否确实,学术界沿无一致意见,姑且不论)已经建立了国家,时间大约在公元16世纪。到公元221年,秦始皇建立起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。从此,尽管也出现过内、分裂、民族战争和改朝换代,但是以汉族(华夏族)为主的多民族政权实不仅始终存在,而且统一的疆域范围越来越广,最终凝聚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,并在18世纪中叶形成了中国的极盛疆域。

原苏联的领土是2240万平方公里,为中国领土的两倍多,但是如果拿这个国家疆域化的历史与中国相比,那就与现实的数字完全不同了。10世纪半期,也就是相当于中国的北宋初年,东斯拉夫人中的一支基辅罗斯兴起,扩大的领土,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。但到12世纪中叶,罗斯就分裂为许多小公国,1223年又被蒙古军队占有,成为金帐国的一部分,国通过俄罗斯王公行统治,建立俄罗斯帝国。16世纪半期,俄罗斯的疆域扩大到伏尔加河地区;1667年,并东乌克兰和基辅的事实得到了波兰的承认;1775年取得黑海北岸地区,1783年夺取克里米亚。17世纪俄国扩张到亚洲,18世纪入了远东和中亚,19世纪从中国攫取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。至于原苏联的领土,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最终形成。领土面积略超过中国的加拿大和仅次于中国的美国,它们的历史都只有二百多年,而它们的领土定形的时间就更短了。因此,在今天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几个国家中,中国是唯一拥有历史悠久的稳定疆域的国家。

回顾历史,中国还有很多以同一和延续闻名于世界的纪录:

汉族的千讽华夏族,至迟在秋时期(722-481年)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民族,秦汉以汉族作为中国的主民族一直持续到今天。即使在其他民族成为统治者时,这种状况也没有改

世袭的君主制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夏朝,商朝(约公元17世纪-11世纪)的制度更已得到考古发现的证实。自从秦始皇确定皇帝的称号直到清朝的末代皇帝,沿用了二千一百年。

以地绕太阳一周为一年、以月绕地一周为一月的夏历(农历),虽然不时修订,但一直使用了几千年,至今仍在民间使用。自汉武帝开始以帝王年号为纪年的方法,比公元纪年早一百多年,一年不缺地排到宣统三年(1911年)。

仓颉造字的传说虽不一定可靠,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却证实了汉字至少已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。早在秋时期,汉字已经成为中原政权和华夏民族的共同文字。秦以,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扩展,汉字的作用越来越广。汉字的基本系从未发生化,在楷书出现以,字形也基本未再改

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更多,足以说明我们拥有一项举世无比的遗产——统一,历史悠久的统一:统一的国家、统一的文字、统一的纪年、统一的···,甚至统一的思想。这是一项多少人曾经为之奋斗、为之牺牲、为之讴歌、为之自豪的伟大事业,也是现代中国人赖以安立命并且不得不接受的遗产。

如果我们再入地观察一下历史,还可以发现,在我们祖先的眼中,这样的统一并不限于他们的国家、他们的民族,而是应该包容整个世界;之所以没有做到,并不是不可能,而是没有必要,因为在统一范围之外的已经不是文明社会。这种观念统治着我们这个国家和我们的人民达二千余年,至今还存在于一些人的心灵处,引起一些人的追忆,令一些人陶醉。

但是这样的统一观在另一些人的思想中早已发生摇,其是在西方列强用大轰开了大清帝国的大门以;有人又一步对我们这项遗产价值提出了疑问。到了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,面对新月异又风云莫测的世界,有些人又到这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包袱,认为可以猖猖永永地扔掉。

这历史悠久的统一,究竟是我们贵的遗产,还是我们必须卸去的包袱?都是,还是都不是?

要回答这个问题,首先要做的恐怕应该是对历史的回顾——站在今天中华民族的共同立场上实事是地分析中国历史上的统一、分裂和分治,全面认识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今天的影响。

作为20世纪的中国人,我们无意寻的天下,无论如何这已经是历史;但今天的中国是昔天下的产物,无论你视为遗产还是包袱,都不能不接受。

作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,我们必须放眼未来的天下,在21世纪的世界上占有我们应有的地位。这就是我们再认识一下昔的天下的目的——让自己知什么应继承,什么该抛弃。

第一章 昔的天下观

引言:当地圆学说在晚清传播时,舆情大哗。不少饱学宿儒发出共同的责难:“要是地真是圆的,生活在另一面的人难都是倒立的吗?”

虽然把“中国”确定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名称是到19世纪期才出现的事情,但中国统一的概念却已经存在了三千多年。甚至在中原的统一国家形成之,政治家和学者已经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统一蓝图。虽然当时还没有一个君主真正能够统治这片广袤的土地,但“溥(普)天之下,莫非王土”的颂歌却在西周时就已经普遍流传,并且被视为真理而接受。

不过,这首颂歌的作者(或许不止一个)大概不会想到,这种统一观居然统治了中国二千多年,并且到今天还没有消除它的潜在影响。

一 九州的传说和现实

在中国的经典著作《尚书》中有一篇《禹贡》,一开始就写:“禹铺土,随山刊木,奠高山、大川。”意思是说,在洪横流以,大禹一面规划治,一面据名山大川的分布重新划定区域。接着列出的九个单位是:冀州、兖州、青州、徐州、扬州、荆州、豫州、梁州、雍州,这就是九州。

在另一篇《舜典》中,又提到在尧、舜时,“肇十有二州”。“肇”是开始的意思。对这句话,西汉的学者谷永和东汉初的学者班固解释为:在尧的时候遭到洪,全国被大分割为十二部分。但东汉末年的马融的说法是:舜在大禹治,从禹所划分的九州中又分出幽州、并州和营州三个单位,因而总共有了十二个州。这一说法获得世多数学者的赞同。

1. 从未实行过的九州制

由于这些记载都出于儒家经典,又得到世众多学者的肯定,所以从西汉以来就成为不可摇的定论,几乎没有人表示怀疑。人们一般都认为,从大禹治开始就有了九州这样的政区,以又演为十二州。直到现在,一些在叙述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的历史时,往往还要从九州讲起,似乎这是历史事实。

由于全国就分为九州,所以九州又一直被当作全国、“天下”的代名词。如南宋诗人陆游《示儿》诗中的名句“去原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”,就是取这样的用意;晚清诗人龚自珍“九州生气恃风雷”一句也是如此。

五四运,学者们向儒家经典提出了战。经过反复的争论和研究,历史学界已经把这传统的九州说推翻了。原来,《禹贡》中的记载并不是历史事实,九州也不是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。

《禹贡》虽然托名为大禹所作,其实却是战国期人的作品。锯涕的证据很多,最主要的理由是《禹贡》中所记的不少地理状况都是战国时的现象,有的地名和名甚至要到战国期才出现,如果真是大禹所作,他岂能未卜先知?而且在《尚书》各篇中,《禹贡》的语言照理应比出现在它以的《盘庚》(记录商朝中期的君主盘庚迁都事)等篇难懂,事实恰恰相反;这也只能说明《禹贡》问世的时间较晚。

(3 / 24)
统一与分裂:中国历史的启示(出书版)

统一与分裂:中国历史的启示(出书版)

作者:葛剑雄
类型:铁血小说
完结:
时间:2017-07-27 05:20

大家正在读
相关内容
当前日期: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25 奇娃读书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体中文)

电子邮箱:mail